![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http://img202.yun300.cn/img/nyban8.jpg?tenantId=168398&viewType=1&k=1735273628000)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啟泰傳感”或“啟泰”)最近幾年在媒體出現的機會不少,一會兒解決了我國工程機械領域液壓傳感器的國產替代難題,一會兒又是湖南省十大科技攻關項目承擔單位之一,一會兒還投資新能源汽車核心傳感器……在智慧消防這一新興領域,也逐漸聲譽鵲起。
什么是智慧消防?啟泰傳感的技術到底有多牛?啟泰傳感創始人、學術帶頭人王國秋教授說,有信心代表湖南制造,為智慧消防裝上“中國芯”。
(湖南啟泰傳感物聯網科技產業園。)
獨門利器——
小小傳感器,激活自主可控大產業
啟泰傳感之所以頻頻亮相,其核心競爭力就在其研制的金屬基壓敏芯片技術,該技術在中國首次量產后,徹底改寫了我國工程機械產業液壓傳感器這一關鍵核心元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我國幅員遼闊,傳統消防有限的人力和傳統的手段,已無法徹底解決現代城市的消防難題。由此,智慧消防應運而生。正是由于有了金屬基壓敏芯片的介入,該產業有了自主可控的技術基礎。
對于居民群眾來說,傳統消防的幾個要素大家都不陌生:消防栓,消防水和水管,噴淋頭,煙感器,等等。可如果進一步問:你家樓下消防水管里有水嗎?你所在的寫字樓噴淋頭水夠不夠用?離你位置最近的哪座消火栓里能取到水?沒有智慧消防的協助,很難隨時精準回答出所有安全問題。
王國秋為大家揭開了消防智慧大腦的神秘蓋頭——內置傳感器感知有無消防水,測量消防水壓夠不夠,用物聯網技術將傳感器連接起來,配以必要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就形成了智慧消防系統。
(啟泰智慧消防系統架構。)
聽起來,智慧消防系統并不復雜,困難往往發生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最難的元素就是傳感器!王國秋打了個比方:監測消防水壓的傳感器,就像個壯漢挑上了百斤的擔子,走幾步也許行。但要日復一日不休息挑上擔子,怕是堅持不了幾天就倒下了。
要是監測消防水壓的傳感器支撐不住了,報出來的數據全是錯的,除了添亂,哪能實用?
到此為止,估計讀者也能猜出啟泰傳感在智慧消防領域的獨特價值了——解決智慧消防里工作十年八年都不出問題的高可靠、高穩定的水壓監測傳感器。
傳感器難點一解決,整個智慧消防產業就活了。
最關鍵的是,相關產品和產業化技術都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
基于此,王國秋被視為最有可能成為中國智慧消防奠基的專家。
厚積薄發——
“千里眼”“順風耳”,搶灘消防數字化
“智慧消防實際上就是給傳統的消防設備裝上‘千里眼’、‘順風耳’,并且裝上能思考的大腦。”王國秋說,沒有先進的智能傳感器,智慧消防就是“瞎子”、“聾子”。
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入駐瀏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新興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精準定位于高性能金屬基壓敏芯片及相關壓力傳感器的產業化。
此類產品肩負“國產化替代”“自主可控”的國家使命,已經大量應用于工程機械、汽車、智慧城市、智慧消防等領域。
(無線液位計)
智能傳感器作為物聯網、VR、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感知層重要功能器件和基礎核心元器件,是決定智能物聯網時代產業發展的關鍵。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在傳感器的關鍵行業,關鍵技術,高附加值應用上,暫時還難以全面撼動國際品牌當下的壟斷地位。
盡管,我國在常規的傳感器方面已有所布局,但高精度高可靠的傳感器一直是短板,面臨“卡脖子”難題。
早在2016年公司基地建設之初,王國秋就看到了智慧消防物聯網有廣闊的前景,園區也取名為“啟泰傳感物聯網產業園”。
也就在那個時候,啟泰以敏銳的眼光看到了當時的智慧消防和物聯網技術存在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核心芯片和傳感器沒有國產化!導致嚴重依賴進口產品,如果一旦進口受限,整個行業十分危險,啟泰必須要解決芯片和傳感器國產化問題。
今天看來,這無疑是極為明智的決定。
王國秋說:“在汽車、工程機械、工業控制等傳統領域,由于歷史多方面原因,高性能壓敏芯片和傳感器基本上被國外品牌壟斷,但是在智慧水務、智慧消防、智慧燃氣等新興領域中,也需要大量的壓力傳感器應用。而這一新興傳感器及物聯網應用市場,國內與國外產品處于同一起跑線,如果我們不搶占先機,迅速推進,一旦由國外品牌大量占據城市水務、燃氣、消防等的感知末端數據,將會存在極大的信息安全隱患。”
有了先進自研的工程機械行業壓敏芯片和傳感器,啟泰馬不停蹄地在消防領域大力投入。
之前,在消防領域測量壓力,普遍都是用硅基傳感器、壓阻式傳感器或者更老的機械式壓力表,但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不能長期承壓,精度不高,導致傳感器相關設備使用壽命不長和容易引起系統誤報,這也是智慧消防一直沒有全面推廣的重要原因。
提起啟泰在智慧消防物聯網領域的發展之路,也經歷了重重考驗。因為,在研發之初,我國智慧消防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更沒有明確的市場目標。王國秋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堅持一定要做下去——他對新技術應用有強烈的嗅覺。
為此,啟泰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研發力量,研發出了專門用于智慧消防的芯片和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抗腐蝕等優點,徹底解決了之前無法長期承壓的缺點。
據悉,隨著中國的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蓬勃發展,基礎數據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需求越來越迫切。
為了快速進軍智慧消防,湖南啟泰構建了“消防監測終端+云平臺大數據計算分析+消防系統解決方案”的智慧消防云平臺,集實時監控、歷史記錄、數據分析、報警提醒、遠程控制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這一前瞻性的戰略立即引起了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注意。2021年,長沙銀行對啟泰預授信20億元,支持湖南啟泰傳感進軍智慧消防領域。與此同時,一些知名股權投資機構也紛紛找上門來。
萬物互聯——
筑牢千家萬戶的安全“防火墻”
物聯網技術架構中最關鍵的是獲取信息的感知技術,即傳感器技術,它是構成物聯網的基礎。有了消防專用的芯片和傳感器作支撐,加上5G和物聯網的應用,將傳統消防設備升級換代的智慧消防開始駛入快車道。
王國秋專門成立了湖南啟泰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自研高性能壓敏芯片和傳感器,在5G物聯網技術、信息采集、傳輸及數據處理應用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打造全智慧消防產業鏈。先后推出了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消防水壓遠程監測系統、智慧消防大數據監控系統、智慧消防平臺等多種產品,已在多個地區試點推廣運行。
(啟泰傳感芯片產品。)
萬物互聯,在消防領域可以簡單理解為,不管是器材設備、水資源,還是消防人員,都變成了信息、動態、互動、融合和處理。
這也意味著,將所有的消防設備和人員變成了大數據庫,而這個數據庫就成了智慧消防的基礎。
“2020年我們完成物聯網智能消火栓產品認證,歷時2年多開發了多種類型的消防管網監測設備。”王國秋介紹,“與傳統壓力監測設備相比,智能新品具有低功耗、無須布線、實時監控、自動巡查等多方面優勢,客戶可以通過下載他們自主研發的APP,對產品進行實時操控,不受距離、場地等因素制約。”
把傳感器和物聯網無線電子設備安裝在消防栓或管網閥門處,無需更換整個消防設備。可以實時監測消火栓水壓、取水流量、地理位置、撞擊和傾斜等信息。數據最終通過5G、窄帶物聯網(NB-IOT)等多種無線遠程傳輸方式,把監測數據自動上傳到智慧消防云平臺。
另外,由于近年來燃氣泄露爆炸事故時有發生,啟泰還針對城市燃氣輸配管路、家庭廚房、企業、園區等燃氣使用場所開發了燃氣監測傳感器,同時應用到智慧消防領域。如果發生燃氣泄漏,機械臂會自動切斷燃氣,將火情扼殺在萌芽狀態,筑牢安全“防火墻”。
氣體滅火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由于其有著不導電、無腐蝕、無殘留物,對保護對象不造成污損,因此常被用于通信機房、IDC數據機房、變配電室、檔案室等重點防護區,如果對消防氣瓶不進行及時維護、檢測,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特別像軌道交通、銀行、電信運營商、廣電等單位,由于營業網點多氣瓶分散于各處,氣瓶巡檢更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而且還無法保證每個氣瓶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針對這一痛點,湖南啟泰推出的智慧消防氣瓶物聯網監測系統,包含氣體鋼瓶壓力傳感器、多路信號采集器、物聯網智能網關、物聯網監控云平臺。產品具有結構簡單,改造難度小,不破壞原有設備的優點。
如,驅動氣體鋼瓶壓力傳感器采用金屬濺射薄膜壓敏芯片封裝而成,全不銹鋼結構,安裝在鋼瓶容器閥的壓力表接口處,直接替換傳統壓力表,用于對鋼瓶內氣壓作高精度實時監測,具有高可靠性。
快馬加鞭——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王國秋常說:“在智慧城市的大趨勢中,誰先跑在前面,誰就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贏家。”
經過幾年的技術積累,湖南啟泰的智慧消防物聯網項目開始在湖南各地開花結果——
(1)望城經開區智慧消防項目
對望城經開區管委會的傳統消防進行智慧改造,通過對周邊室外地上消火栓、平層消噴末端以及高位消防水箱加裝智能設備,不但建立了智慧消防管理系統,還將數據對接到望城經開區智慧園區系統。項目建成后,通過平臺發現并督促維保整改了若干隱患,有效提升了管委會園區物業消防管理能力和火災隱患防范能力。
(2)瀏陽經開區水務智慧消防改造
偷盜水監管難、漏損比高一直是水務公司管理消火栓的一大難題。該項目要求對瀏陽經開區偷漏水的地上消火栓進行智慧化改造,以求能達到及時監管,為監管舉證,降低管網漏損率的目的。
項目實施以后,一次水務公司執法人員巡檢,正好碰到違規消火栓取水的車輛,執法人員現場打開智慧消防掌上APP,對違規取水人員說:“現在消火栓所有的狀態信息都在我們系統里可以查到,你剛才什么時候打開的消火栓,取了多少水,一目了然。”
智慧消防系統為統計地上栓的用水量及用水規律提供數據依據,提升了水務單位的現場稽核能力以及執法效率,同時緩解了轄區面積大、人力維護效率低的痛點。
(3)星沙水務智慧消防項目
星沙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沙縣城區的大街小巷共分布著2000余座消火栓,少數單位和個人把里面的“救命水”當成了“免費水”,肆意取用。為此,星沙水務決定為消火栓安裝一個“智能大腦”。
該項目對長沙縣城區街道2000座室外地上消火栓進行智慧化改造,以達到能監測消火栓供水管網壓力,監督消火栓偷漏水行為。也可以利用地上栓作為壓力測量點,輔助管網水壓維護。
有了啟泰傳感的“智慧”加持,當消火栓出現無水、壓力變化、傾斜、被偷盜等問題時,后臺自動觸發報警狀態,星沙水務集團即可通過監控系統迅速發現消火栓位置,及時到現場處理解決。
引領行業——
在變局中開新局,打造物聯網傳感器強省
最近兩年,疫情的反復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傳感器和物聯網等科技企業也沒能幸免。資金緊張、物流受阻、市場需求疲軟……啟泰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因疫思變、積極自救,借助順應“新基建”等國家政策和時代大勢,堅守技術發展主線,自主創新,化危為機,逆勢突圍。
“要充分利用國外同行企業產能不足和國產化替代浪潮。”王國秋董事長號召公司員工“在危機中覓新機,一邊做好防疫,一邊抓緊生產。爬坡過坎,艱難闖關”。
(啟泰傳感器產品。)
面對重重壓力,王國秋矢志不渝:“啟泰將繼續專注于芯片和傳感器的研發,朝著人工智能化方向奔跑,計劃于2025年全面進軍無人平臺領域。努力成為有國際影響的人工智能與傳感器領袖級企業,為人工智能平臺提供核心軟件和硬件產品。”
王國秋的信心在于看準了技術發展的趨勢。作為數字時代的感知層,智能傳感器是集成傳感芯片、通信芯片、微處理器、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緊密銜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已成為支撐萬物互聯、萬事智聯的重要基礎產業。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智能傳感器的發展,促進了智慧消防的發展進步。智慧消防作為國家重點領域,也得到了大力的扶持。
2017年,公安部《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2020年4月,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建設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和消防大數據管理系統,2021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2022年底前分級建成城市消防大數據庫。”
這些年,中國智慧消防行業的市場規模處于持續上升狀態,自2015年1189.7億元提高至2018年2142.4億元,到2020年中國智慧消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757億元。
近年來,湖南推進“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成績斐然,扛起一域責任服務國家大局,繼續奏響三湘四水的時代強音。
5月23日,湖南公布2022年“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
“新基建”本質意義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主要包括“智能制造”和“智能城市”兩方面。湖南啟泰研發生產的壓敏芯片和傳感器,正是數字信息化技術的基礎設施。
專業人士認為,在啟泰等行業龍頭的帶領下,湖南有望引領全國傳感器和智慧消防物聯網健康發展,成為物聯網傳感器的技術強省,為“新基建”貢獻自己獨有的產業力量。
(本版圖片均由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