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
詳情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考察,對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給予肯定,要求我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即將滿一周年。今天,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達哲在長沙調研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并主持召開座談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回顧總結和研究部署工程機械產業發展。
“放眼全球,加快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注入強勁動能。”在工程機械領域“大咖”齊聚一堂的座談會上,許達哲發出最強動員,并指明了下一步產業發展方向。
想知道湖南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秘訣”是啥?不急,請接著往下看。
今天,許達哲先后前往長沙經開區、雨花經開區、望城經開區3個園區,考察了3家工程機械企業,并與部分省直單位、市州、高校主要負責同志及20余家工程機械企業負責人座談。
調研首站是一家聚焦隧道施工裝備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憑借一身“鉆山打洞”的超強本領,五新隧裝成為我省第二家精選層掛牌企業,同時也是第一家亮相精選層的先進制造業企業。
許達哲走進產品展區和生產車間,了解企業科技研發、產品生產、經營銷售等方面情況,勉勵大家聚焦專業領域,拿出“看家本領”,打造隧道施工智能裝備領域的行業標桿。
接下來考察的湖南申億五金標準件有限公司,則是致力于提供高端零部件的配套企業。我們熟知的工程機械“湘字號”龍頭骨干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等,都是申億五金的“鐵桿用戶”。
得知公司生產的零部件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進口替代,許達哲為這種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點贊,并囑咐當地負責同志為企業打通供應鏈斷點堵點問題提供服務保障。
第三站,許達哲來到了一家行業內龍頭骨干企業旗下的子公司,也就是中聯重科望城工業園智能高空作業機械公司。企業生產的高空作業機械設備應用了現代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加裝了人工智能的“大腦”,能夠實現智能故障報警診斷并提供安全預警。
現場,許達哲詳細了解了企業發展情況,并現場觀看了高空吸盤車安裝玻璃幕墻演示。他說,要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市場形勢分析研判,爭當產業鏈“鏈長”,推動解決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
這3家企業,處于產業發展的不同板塊和產業鏈中的不同位置,各有特色和優勢。但是它們發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步入了智能制造的“快車道”。
說回產業本身。
工程機械湘軍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步,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閃亮名片”、改變世界制造業版圖的重要力量——
已成功舉辦2次國際工程機械展的長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全球每下線10臺混凝土機械,就有8臺帶有長沙血統;
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榜上有名,喜提“四大金剛”稱號;
2020年,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563.8億元,約占全國總量的27%,連續11年居全國首位;
如今,進入新發展階段,工程機械產業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湖南要如何搶占這一產業發展制高點?
“工程機械產業是湖南在全國乃至全球的一張靚麗名片,是我省具競爭力、影響力的產業之一,必須在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中擔當主力軍和排頭兵。”許達哲指出,要立足良好發展基礎,準確把握發展大勢,加快做優做強做大湖南工程機械產業。
圍繞加快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這一目標,許達哲提出四點具體要求↓
培育壯大企業主體,對標世界一流標準,持續做強大企業、培育“小巨人”,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協同效應,推動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持續擴大規模;
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堅持全省“一盤棋”,優化空間布局,完善產業形態,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深化開放合作,引導各市州差異化發展,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國際一流品牌,加快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不斷完善產業生態,發揮領航企業、“鏈長”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強化產業配套,加強產業園區建設,抓好知識產權保護和行業標準制定,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積極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為企業和產業生存發展提供優質土壤。
許達哲還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政策支持、項目支撐,為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集結令”發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也早已準備就緒。挺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工程機械湘軍集體出動、使命必達!
省委書記用一整天時間,聚焦工程機械產業發展進行調研,是湖南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的具體行動之一。
最近一周,“產業鏈”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行程表上的“高頻詞”。
8月24日、26日,許達哲分別來到婁底市、邵陽市,聚焦產業發展、產業項目建設、產業鏈培育等主題,進園區、訪企業、看項目,兩天內馬不停蹄地走訪了7個考察點。
在婁底,許達哲勉勵華菱、三一等企業負責人,要爭當產業鏈“鏈長”,集聚更多配套企業共同做好延鏈、補鏈、強鏈這篇大文章。
在邵陽,許達哲鼓勵企業負責人通過“揭榜掛帥”等模式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在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上積極作為,帶動更多配套企業共同發展。
在與兩市負責同志座談會上,許達哲再次強調,推動國有企業和大型龍頭骨干企業發揮產業鏈“鏈長”作用,集聚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優化、完善、提升產業鏈中實現企業更大發展。
8月28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在株洲調研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圍繞做足“企業”和“產業鏈”文章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更好發揮“鏈主”企業的領航作用、骨干企業的支撐作用和中小企業的基礎作用;堅持“建鏈”與“延鏈”結合、“補鏈”與“強鏈”結合、“賦能”與“強基”結合、“上游”與“下游”結合,增強產業鏈競爭優勢。
當然,一波政策加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六大行動”,即產業鏈優質企業培育行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行動、產業集群基礎能力升級行動、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行動、開放合作促進行動、要素保障行動,為全省先進制造業跨越發展注入動能!
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工作方案,明確由省領導靠前指揮,對口聯系22個產業集群(產業鏈)。許達哲、毛偉明對口聯系的分別是工程機械產業、軌道交通產業。
省政府辦公廳出臺政策措施,提出對工程機械等重點產業實施供應鏈配套發展五年行動計劃,還拿出了真金白銀的激勵措施。
一整套組合拳加速推進產業鏈現代化。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湖南,必將在“三高四新”戰略牽引下,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鑄造中國先進制造業“國之重器”中貢獻澎湃力量!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