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3年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要求解析
相較于“先立后破”,之前大家更常聽見的是“先破后立”,以摧枯拉朽之力切割傳統的低端產業,騰籠換鳥引進扶持高端產業。然而一些情況下,傳統產業被切割掉,新興高端產業又沒立起來。這次提出的要求可以簡化為“穩步快走但留有后手”,要積極進取,尋找經濟的增長點,然后在發展的路上探索長期穩健的運營模式,在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決策上,要先充分想好怎么做,再去破除傳統老舊的東西,避免一刀切和運動式發展。
那么,在2024年九項經濟工作重點內容中,有哪些事關乃至利好工程機械行業呢?
1.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近兩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熱詞。相較于2020年發布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供應鏈安全宣言時,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目前已經基本實現產業鏈自主安全可控。
2.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
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培育發展新動能。
完善投融資機制,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節能減排降碳
這一條或對新能源、國四工程機械設備有較大利好。
3.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
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
營商環境
在數量上,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以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主,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對企業發展也十分關鍵。
4.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等問題,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堵點。
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5. 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基建利好
無論是第四項中提出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還是第五項提出的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都是對下游基建的政策布局,間接利好工程機械。
6. 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
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標準。
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高標準農田建設
鄉村振興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工程機械下鄉提供廣闊的市場和空間,尤其是小型挖掘機,在農村市場具有極大的普及潛力。
而且,工程機械企業從事農機生產銷售的也不在少數,這一條十分利好農機行業。
7. 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
8.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落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9.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