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內認定200個左右集群,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
相關專家認為,特色化和集群化是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的有效方式。 發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有利于中小企業在專門領域深化分工,提升效率。集群化發展有利于信息、技術、勞動力資源在中小企業中的傳播、流動和共享,有利于降低中小企業運營成本,拓展創新空間,構建創新網絡,也有利于公共服務的高效率投放。
在《辦法》中,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定位在縣級區劃范圍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中小企業研究室副主任許英杰表示, 定位于縣域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對于有效激活縣域經濟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極、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增加社會就業等均具有積極作用。
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程都看來,在縣域推動中小企業特色化、集群化發展有助于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提升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縣域的中小企業以集群化發展方式在特色產業形成競爭長板,可以更好地融入產業鏈并占據價值鏈的高端位置,為縣域帶來優質的工作崗位,培育優秀人才,傳播專業技能,以產業吸引力推動人口集中和相關產業聚集,加快當地的城市化發展速度。”
當前,我國很多縣域打造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還面臨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特色不突出優勢不明顯,整體的質量和效益不明顯,中小企業總體競爭力不強,產業和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及創新不高,數字化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及對外合作水平深度不夠等難題。
程都認為,打造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關鍵是需要在專業領域鍛造長板,與產業鏈體系建立牢固的鏈接,與整個產業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發展模式。 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優質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需要形成創新發展能力,在構筑創新型產業鏈方面不掉隊,甚至起到推動作用。
許英杰認為,應培育和打造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縣域經濟支柱產業或特色產業。既要確保支柱產業或特色產業在行業細分領域占據全國甚至全球前列水平,又要具備較高的產業集群品牌社會知名度;既要創造較高的產值效益,又要保持較高的中小企業和主導產業產值占比,并保持較高的產值增長率。
科學引導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我國多數分布在縣域的中小企業還沒有實現集群化發展態勢,部分地區的中小企業雖然實現了地理上的聚集,但仍處于“集而不群”的狀態,企業之間沒有形成合理分工、互促發展的產業生態,企業創新能力弱。
對此, 程都表示:應科學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避免同質企業過度集聚。 推動集群企業圍繞產業鏈不同環節合理分工,圍繞龍頭企業拓展差異化的發展空間。在集群內部打造高效率的公共服務平臺,降低企業發展成本,增強集群吸引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保護方式合理化,營造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鼓勵企業合作創新、協同發展。
許英杰認為,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性。
一 是在政府層面 ,相關主管部門尤其是縣域經濟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圍繞提升集群主導產業優勢、激發集群創新活力、推進集群數字化升級等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重點方向,全面開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培育和打造工作。
二是在第三方服務機構層面 ,充分發揮集群運營管理機構、商協會、專業機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等作用,持續提升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服務能力,助力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三是在中小企業層面 ,要在依法合規做好生產運營的同時,結合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主動融入縣域經濟特色產業集群的打造進程,加大創新力度,做好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借助特色產業集群的優勢推進自身發展,通過自身的發展助力當地特色產業集群的打造。
四是在大型企業層面 ,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等的優勢,通過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固鏈強鏈補鏈延鏈等,引領帶動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