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雙碳”目標,
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
。長期以來,工業領域都是我國碳排放的第一大戶,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已成為我國減少碳排放的主戰場、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
為深入探討“雙碳”背景下工程機械產業技術變革趨勢,推動行業向綠色化、輕量化、數智化方向轉型變革。8月25日,
長沙經開區產業鏈供需集市系列活動——“雙碳”背景下的工程機械技術變革及研發創新思考與建議專題培訓
在湖南國重智聯工程機械研究院(下稱“國重智聯研究院”)舉行。
長沙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市
工程機械產業鏈推進辦公室主任賴坤明
本次活動由長沙經開區管委會、長沙生產力促進中心共同主辦,長沙經開區產業發展局、長沙市工程機械產業鏈辦、長沙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共同承辦,國重智聯研究院執行。長沙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市工程機械產業鏈推進辦公室主任賴坤明,長沙生產力促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朱俊東等領導出席此次活動。
活動邀請長沙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國重智聯研究院總經理袁振,
圍繞“雙碳”背景下工程機械技術變革,以及對行業創新發展的思考與建議等內容
開展專題培訓,通過“線上直播+線下交流”的形式,與長沙生產力促進中心、長沙經開區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工程機械產業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與方式。據悉,此次培訓通過線上直播,共吸引近500名企業代表在線觀看。
長沙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國重
智聯研究院總經理袁振進行培訓
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勢在必行,工程機械行業如何布局“雙碳”?袁振從
國內外工程機械創新體系、“雙碳”背景下的行業變革之路和行業創新發展思考三個方面
進行了分享。
據介紹,在“雙碳”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需要進行五個層次改革,包括源頭減量、節能減排、舊品循環、工藝改革、碳捕捉和碳固化。因此,從2020年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目標將是工程機械行業面臨挑戰最大的十年。
袁振表示,目前,新能源動力與節能技術、數智化技術、輕量化技術、再制造技術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人工智能與工程機械制造業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產品技術正不斷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但同時,
行業仍面臨著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產業基礎及高端制造裝備等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短板明顯等問題。
隨著各個國家對噪聲污染、廢氣污染、熱排放、漏油等因素的限制標準不斷提高,工程機械國際貿易門檻也隨之相對提高。
對此,袁振從政府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企業務實探索和分步實施、園區產業集聚和要素保障、行業機構開展資源集聚與產業融合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個人思考。
他希望,政府要持續做好產業規劃和頂層設計,注重系統推進,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業協同多元融合;
企業要加快制定新能源工程機械發展路線圖,以現有智能制造產品為優勢,推動智能化與電動化融合;
園區要打通產業鏈,建設產業集群,同時擴大國際科教合作,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引進培育信息技術服務、科技服務龍頭企業,建設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行業機構要聚焦新能源、智能化等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重點環節,積極組織產學研各方協同,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加強人才培養,搭建面向產業綠色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
培訓最后,與會人員圍繞工程機械綠色化、智能化、輕量化等相關內容進行了現場交流。
朱俊東表示,此次培訓系統講解了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步驟以及“雙碳”背景下工程機械產業的技術變革方向,
為政府與促進機構更好地服務地方特色產業提供了啟發。
未來,長沙生產力促進中心將借鑒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經驗,推動長沙市特色產業集群深度融合,共促產業集群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