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政策觀察
01 國際政策
歐盟對華移動式升降作業平臺發起“反補貼”調查
2024年3月27日,歐委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移動式升降作業平臺整機和成套散件產品(mobile access equipment, the pre-assembled or ready-to-assemble sections of mobile access equipment)發起反補貼調查。在公告中,歐委會聲稱,已掌握足夠的證據,顯示從中國進口的有關產品正在接受補貼,并表示“被調查產品的絕對數量和市場份額總體上有所增加”。歐盟委員會認為,“被調查的進口產品的數量和價格對聯盟工業的銷售數量、收費水平和市場份額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對整體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該調查程序是為了確定“原產于有關國家的被調查產品是否受到補貼”,以及“補貼進口是否對歐盟產業造成損害”。
02 國家政策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十大任務之首
“新質生產力”自2023年首次提出以來,熱度不斷攀升。2024年全國兩會,被視為撬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支點的新質生產力,成為熱度最高的關鍵詞之一,并作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同時,報告還強調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新一輪政策為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提供新指引
今年一季度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制造業、工業發展,均與工程機械產業密切相關,主要涉及設備更新、數據安全、綠色化發展、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中試創新發展等眾多領域,為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引、行動指南。
兩會熱議工程機械后市場、綠色化、國際化等行業焦點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工程機械行業代表、委員們紛紛圍繞產業后市場、綠色化轉型、國際化拓展、人才培養等主題建言獻策。鐵建重工首席科學家劉飛香建議支持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大型裝備保稅維修業務,國家層面對全國首創型、標志性重大功能性區外保稅業務項目給予揭榜領題、項目激勵、試點政策等方面支持機制。毛萬春等全體住湘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推進工程機械再制造出口,完善二手設備經銷增值稅征管政策,出臺全新再制造、維修再制造標準,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徐工機械總工程師、副總裁單增海建議加快工程機械和商用車新能源化,加快工程機械設備更新政策引導與支持。中鐵工業總工程師兼中鐵裝備首席專家王杜鵑建議完善工程機械老舊設備退出機制。玉柴股份設備智能物聯技術高級主任工程師李海樺建議加快氫內燃機產業技術研究應用,科學制定國七排放法規,加快建立技能人才繼續教育制度。國機重型裝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曉軍建議支持重型裝備企業參與國際業務交流,相關單位和部門在審批“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時給予一定指導和支持。柳工數控車工特級技師周穎峰建議持續加強傳統技能人才培養,加速工程機械復合型人才培養。
03 地方政策
2024年湖南工程機械發展重點定調
湖南政府工作報告將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2024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報告指出以先進制造業高地三大標志性工程為牽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產品向高端進軍、產業基地向高地邁進。工程機械產業作為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優勢產業,重在圍繞特種工程機械、特色農機裝備產業,強化零部件配套,大力發展再制造,提升主導優勢產品國際競爭力。
以“鏈”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模式再升級
今年一季度以來,湖南密集制定《重點產業倍增計劃推進機制方案》《打造“4+6”先進制造業集群標志性工程實施方案》等政策,以先進制造業高地三大標志性工程為牽引,推動產品向高端進軍、產業基地向高地邁進。工程機械作為湖南省優勢支柱產業之一,其重要性更是進一步提升。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魏建鋒同志擔任工程機械產業鏈鏈長,省工信廳承擔工程機械產業工作專班辦公室工作,統籌推進全省工程機械產業發展。一季度以來,鏈長親自帶隊,多次深入三一、鐵建重工等單位召開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長沙將原有的22條產業鏈整合為17條,有效化解相同領域產業間的同質化競爭,凝聚產業發展合力,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一季度以來,長沙發布《長沙市產業鏈工作推進機制實施方案》《長沙市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的若干政策》等政策,以完善產業鏈推進機制,高質量發展鏈上中小企業等為抓手,推動產業強鏈、延鏈、補鏈。
二 行業動態
01.重大工程與重點項目開工齊頭并進,淡季迎來向好態勢
2024以來,工程機械市場預期和信心有所提振。國家推出了完善基礎性制度、推進“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以及重點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任務,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眾多機遇。1月份,全國工程機械總體開工率達到了47.8%,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的40.6%,從挖掘機銷量同比數據來看,在連續12個月同比負增長后終于“轉正”,2024年1月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18.5%。春節假期過后,全國各地項目集中開工明顯,但由于有效施工時間有限,2月份整體情況不佳,大部分品類銷量出現下滑,僅有平地機、隨車起重機以及高空作業車出現小幅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市場需求疲軟,基建拉動作用減弱,項目開工情況多以存量項目為主,近69.7%的企業新開工項目較去年有所減少。但應該看到的是,行業向好態勢不會改變。兩會報告中提出,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并將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同時,擬安排7000億中央預算內投資,來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與此同時,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設備更新和產業升級也將成為提升工程機械需求的重要內驅力。
02.2023年工程機械加速出海,2024年出口增長依然可期
回顧2023年,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510.63億美元,同比增長8.57%。在對各大洲的出口中,對亞洲、歐洲、南美洲、非洲出口實現了正增長,對北美洲和大洋洲出口下滑。在全球主要出口目標國中,出口額前二十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出口總額的比為66.87%。其中,共對十二個國家和地區(俄羅斯聯邦、美國、印度尼西亞、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巴西、比利時、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韓國、泰國)年出口額超過十億美元。在出口額前五十位國家和地區中,馬爾代夫、阿爾及利亞、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蒙古、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聯邦、老撾、墨西哥、阿聯酋等增幅均超過50%。
2024年1-2月,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78.56億美元,同比增長6.3%。其中進口金額3.825億美元,同比下降0.33%;出口金額74.73億美元,同比增長6.67%。按照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額計算,1月份出口額291.9億元,同比增長8.18%;2月份出口額238.95億元,同比增長14.9%。1-2月累計出口額530.85億元,同比增長11.1%。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深入、RCEP政策紅利釋放,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工程機械企業與沿線國家和RCEP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領域展開金融、貿易、投資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03.9家主要工程機械企業披露2023年業績
據不完全統計,一季度,9家主要工程機械企業公布了2023年度業績,合計營業收入達3462.36億元,合計凈利潤為177.77億元。六成以上企業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增”,其中,濰柴動力、中聯重科、龍工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超50%。鐵建重工、建設機械兩家企業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其中,建設機械虧損7.58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04.2023年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名單公布
1月25日,工業與信息化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名單》,遴選出161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提出在同等情況下,鼓勵給予政策、要素等優先支持,強化優秀成果應用推廣,更好支撐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其中,長沙市3個工程機械項目入選,分別是鐵建重工基于知識驅動的工程機械協同設計平臺、工程機械設備智能運維解決方案,中科云谷工程機械設計制造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
05.第八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公示
3月4日,全國第八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公示名單相繼發布,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特定細分領域,生產技術或工藝水平國際先進,單項產品(生產性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重點評估企業專業發展、市場競爭、自主創新、經營管理等方面指標。工信部明確,各地方、中央企業應建立優質企業培育庫,對已入選的單項冠軍企業和有潛力的企業進行入庫培育,建立聯系制度,加強精準服務。此次湖南省通過審核進入公示的企業有24家,數量位居中部第一,接近第二的湖北、第三的河南兩省之和。長沙有2家工程機械企業入選,這2家企業及其產品為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垃圾收轉運設備)、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全液壓履帶樁架)。
三 區域發展
01.習近平總書記在長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
3月20日下午,習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部地區制造業門類齊全,是我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基地,這是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硬核實力。總書記明確指出,中部地區要立足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他還強調,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新動能,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發揮中部地區科教資源富集的優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02.湖南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機械)生態合作大會成功舉辦
1月15日,湖南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機械)生態合作大會舉辦,來自各級政府單位、科研院所、高校及工程機械上下游企業等100余名合作伙伴齊聚長沙。會議現場,湖南國重智聯工程機械研究院與中南大學、湘潭大學等高校,以及尼得科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湖南三力智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此外,“工程機械國際認證中心”“數字液壓聯合實驗室”“工程機械高性能油料聯合創新中心”“工程機械智能制造聯合研發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同時發布了“高端液壓件可靠性分析與壽命評估系統”“復雜曲面零件智能磨拋機器人裝備”“新能源特種車輛大功率電機系統”“物聯網控制器與快速啟動顯示屏”等一系列科研成果。湖南國重智聯工程機械研究院正加快創新資源集聚,加強創新中心研發條件、人才隊伍建設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對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升級條件,積極開展國家工程機械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
03.長沙工程機械對歐盟非洲出口大幅增長
2024年1-2月,長沙市工程機械出口37.1億元,對歐盟出口增長85.3%,對非洲出口增長42.4%。一方面,中歐班列(長沙)的運行為長沙工程機械產品銷往歐洲各地減少了運輸成本,與以往海運運輸時間相比,節省近一個月的時間,提供了安全穩定暢通高效的國際國內物流服務體系。另一方面,隨著中非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三一集團、中聯重科等企業針對非洲的高溫天氣、復雜地形、特殊場景提供定制化產品,提升了施工效率,推動了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綜合體項目、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肯尼亞斯瓦克大壩等超級工程穩步推進,工程機械產品走俏非洲體現出價格合理、性能穩定、操作簡潔、維護保養便捷等突出優勢。
04.長沙經開區汨羅“飛地園”海外市場迎來新突破
3月22日,湖南工程機械配套產業園(長沙經開區汨羅飛地園)的三一筑工科技(汨羅)有限公司生產的移動反擊式破碎設備成功下線,并交付到土耳其一公司,海外市場迎來新突破。至此,三一筑工生產的移動反擊破碎設備、PC(混凝土預制件)裝備、AAC(蒸壓加氣混凝土新型建材)裝備、鋼筋裝備等多種工程機械設備全面開拓海外市場,其中,PC裝備為行業提供超過800條生產線。三一筑工汨羅產業園項目依托三一集團強大的裝備制造、產業互聯網和金融服務優勢,以數字科技、智能制造為動力,項目總投資2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0億元,建設10萬平方米的主機裝備廠房和配套用房、2萬平方米的PC構件工廠,是國內最大的建筑工業化專業裝備智能制造基地,也是三一筑工智能建造技術研發試驗基地。
05.長沙市主要工程機械企業動態
三一集團:2023年工業互聯網金紫竹峰會(第三屆)上,樹根互聯獲評“2023年度工業互聯網貢獻企業”,旗下視頻AI類產品“根云-工業智慧管控”入選“2023年度賦能新型工業化優秀方案”,以及助力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中臺項目被評為“2023年度工業互聯網燈塔應用標桿案例”。三一重能(日照)風電智能制造基地項目開工,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能300臺套風電主機,年產值約25億元。三一集團與媧石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媧石集團與三一集團將發揮各自優勢,在互采互銷、新能源產業、數智化創新、綜合物流、港務共建、全球化業務和管理提升等領域進行戰略合作。三一海南再制造項目目前進展順利。三一集團董事、執行總裁兼總工程師易小剛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中聯重科:由中聯重科自主研制的首臺百噸級全國產化電傳動礦用自卸車ZTE210在湖南長沙榮耀下線,標志著中聯重科正式挺進高端礦業裝備市場。中聯重科在泰國設立的第7個網點——泰國那空沙旺網點,兼具產品展示和備件倉庫功能,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在泰國的銷售、零配件供應、服務網絡。中聯重科申請混合動力系統專利,實現電機型號的靈活匹配、有效降低成本。中聯重科成功將其水工型攪拌站應用于水利工程領域,為貴州遵義觀音水庫項目提供高品質混凝土。中科云谷“基于大模型的工程機械智能應用”項目入選2024年湖南省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應用項目建設計劃。中聯重科起重機迎戰極寒環境,克服8級大風等挑戰,助力第五座南極科考站開站。中聯重科起重機械技術創新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
鐵建重工:內蒙古首臺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TBM)在鐵建重工包頭有限公司下線,標志著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正式進入內蒙古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鐵建重工亮相新加坡產業合作大會暨機電展,展示了包括泥水平衡盾構機、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鉆爆法隧道施工全工序智能化成套裝備、矩形頂管機等在內的多種產品模型。由鐵建重工、中鐵十四局、新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國產首臺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機械法施工聯絡通道掘進機“海珠灣一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順利下線。鐵建重工和中鐵十四局聯合打造的“瑞龍”——超大直徑盾構機“甬舟號”在湖南長沙下線。鐵建重工新獲得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名為“一種增壓建筑消音系統”。
山河智能:山河智能于海南投資成立國際貿易新公司。山河智能自主研制的首款雙載荷電動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SWA18JE-P順利下線。山河智能自主研制的SWRP8600雙層快壓沉管機、SWRC170H自行式全回轉全套管鉆機、SWHG70地下連續墻液壓抓斗三款產品被認定為“湖南省省級工業新產品”,進一步展現了公司“先導式創新”的實力。山河智能自主研制的首臺純電無尾型液壓挖掘機SWE60UFED在山河工業城下線,標志著公司電動挖掘機系列產品型譜進一步拓展完善。
星邦智能:1月31日、28日,兩列中歐班列(長沙)星邦智能專列分別從長沙國際鐵路港發車,專列滿載“長沙制造”——共計500余臺星邦智能自主研發制造的高空作業平臺出口歐洲。星邦智能高尖產品蜘蛛車批量出口海外,進一步開拓差異化產品,拓展海外市場。星邦智能助力“引力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助推器前期合攏作業,參與了火箭前期多項試驗和安裝檢查作業。
四 專題資訊
01.綠色化
三一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完成,這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站內堿性電解槽等核心設備均由三一自主研發,每日制氫加氫量不少于2噸。120臺中聯重科“凌冠”系列新能源攪拌車在長沙隆重交付湖南速迅物流有限公司,為行業的轉型升級再添動力。由徐工和天津港聯合研發的港口首臺超重載滾裝電動牽引車下線,相較燃油機型,單臺設備每年預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3噸,為建設綠色“低碳”港區提供有力保障。龍工將寧德時代作為工程機械動力電池的首選合作伙伴,雙方將在工程機械開發生產、工程機械動力電池開發等領域深化合作,聯合研發適配產品及市場推廣,共同開拓新能源工程機械市場。電動化工程機械國家標準逐步完善。由徐工、天工院、柳工、廈工、亞迪、江蘇匯智等單位起草的《土方機械 混合動力液壓挖掘機》《電動土方機械用動力電池 第1部分:安全要求》《土方機械 混合動力電動輪胎式裝載機》《土方機械 高原隧道用純電動液壓挖掘機》進入擬立項公示階段。
02.智能化
三菱電機與中國信通院共建重慶智能制造科創中心,賦能重慶當地產業的數字智能化與綠色化,為智能制造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注入新動能。丹佛斯、谷歌宣布將在人工智能和能效領域進行戰略合作,丹佛斯將利用谷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客戶體驗、簡化內部流程。西南交通大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標志著柳工與西南交通大學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五 本期觀點
01.發展以創新主導的新質生產力,工程機械需要由技術創新轉為產業創新
新質生產力本質上就是先進生產力,最基本的內涵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最鮮明的特征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體現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最顯著的標志是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工程機械為中國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裝備保障,推動其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大型化和網絡化發展,有利于孕育出一批更高效、更安全、更低碳的新型生產工具,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表現。
新質生產力的最鮮明特征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縱觀發達國家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歷程,基本均經歷了個別企業做大做強,世界級的產業集聚式發展,衰退再崛起,本質來說仍然是全球高端價值鏈競爭下的更迭。這與新質生產力要求的創新主導戰略內涵高度一致。實現工程機械的創新,需要在明確技術創新是實現產業創新基礎地位的同時,由純粹的技術創新轉變為產業創新,即立足于價值鏈升級的市場需求,利用創新主體的前瞻行與先進性,在實現技術創新、攻克技術短板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生產工藝、經營服務、企業治理的創新。
不論是卡特彼勒、小松還是日立建機等世界一流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都經歷了幾次低谷,除了持續保持技術創新外,開展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也同樣重要。在1980-2000年,美國卡特彼勒受全球經濟危機沖擊等影響而經歷發展危機,幾經虧損。除了技術創新,卡特彼勒做得最多的兩件事就是管理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從這一階段卡特彼勒開始著手進行商業模式的變革,從單純的價格競爭、服務競爭逐漸轉變為涉及整個價值鏈的全價值鏈競爭。現在的卡特彼勒公司已經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服務供應商,旗下擁有卡特彼勒金融服務、卡特彼勒再制造服務、卡特彼勒物流服務和鐵路服務公司,卡特彼勒公司可以給客戶提供以產品為核心的整體服務方案。目前卡特的主要收入來自四個板塊,即建筑機械、礦山機械、能源和運輸機械和金融服務,其營收占比分別為40.51%、14.86%、37.40%、7.17%。日本融資租賃與工程機械發展相依相存,日本工程機械面向融資租賃業的銷售額一直較為穩定,其占日本工程機械行業國內銷售收入的比例也維持在 30%左右。日立建機面向融資租賃的銷售量占公司總銷售量的比例也一直穩定在50%左右。
02.工程機械非消耗品,市場容量已相對穩定,轉型升級的迫切性極高且有章可循
(1)國家政策導向:再制造、關鍵核心零部件
產業基礎能力提升一直是我國工程機械發展的核心,這也與創新主導一脈相承。《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24)》“十四、機械”“8.工程機械”明確了工程機械的發展重點,包括“柴油驅動大型機械的電氣化改造部件、動力換擋變速箱、濕式驅動橋、回轉支承、液力變矩器,壓力25兆帕以上液壓馬達、泵、控制閥和油缸,動力機械電液控制系統、大型動力機械高精度數字液壓件及系統、高頻響智能化氣動元件及系統;12000米及以上深井鉆機、極地鉆機、高位移性深井沙漠鉆機、沼澤難進入區域用鉆機、海洋鉆機,以及撬毛臺車、天井鉆機等成套設備”。并且在“16.關鍵傳動件”中工程機械也是重點領域。
隨著工程機械等設備進入存量時代,工程機械再制造再次被提上日程。今年3月13日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有序推進工程機械等傳統設備再制造。今年2月1日起施行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24)》“四十二、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9.再制造”明確工程機械等廢舊設備及零部件拆解、再利用、再制造。
工程機械再制造對于工程機械從業人員來說并不陌生,三一、中聯、徐工、柳工等整機企業也早在2015年之前就進入了布局了再制造基地、開展了再制造業務,但再制造業務一直不溫不火,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工程機械回收機制不健全、相關的配套政策體系欠完善、缺少成熟的技術和應用標準、缺乏工程機械再制造產品市場推廣、缺少專業性人才等。此外,我國工程機械再制造的商業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程機械再制造的飛速發展。
工程機械再制造企業主要包括三類:第1類是只生產自己產品的以原制造商投資、控股或授權的再制造企業;第2類是不依附原制造商,依據市場需求生產再制造產品;第3類是數以萬計的小型再制造工廠,他們以各種活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完善的再制造服務。再制造等模式的興起,改變了工程機械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整機制造廠為主導的閉環生態,市場將更加開放,相應的適應碎片化購買、生態開放的商業模式也將不同,在帶來打破傳統模式挑戰的同時,也給更多的生產商帶來的機遇。
(2)市場需求導向:新產品、新領域
從各主要工程機械企業去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來看,整機廠業績彈性的差異的關鍵在于業務結構和海外區域結構。整機廠積極以“新”思維熨平周期波動,電動化新產品銷售額逆勢增長,新興產業如礦機、高機、叉車、農機仍具備成長屬性,結構優化有望延續,預計是2024年利潤彈性釋放的重要動力。
03.國際化必然是全球價值鏈高端的競爭,高端市場的競爭不是選擇而是必須
隨著我國工程機械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和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趨勢漸強,我國工程機械高端產品和技術與發達國家的重疊度進一步提高,我國工程機械與發達國家的產業關系由產業鏈、價值鏈上下游的分工協作關系逐步轉變為同一產業鏈、價值鏈環節的正面競爭關系。可以說,我國工程機械繼續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必將面臨來自外部環境變化的挑戰。“兩端擠壓”的國際競爭環境、更加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環境等,都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而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升溫,加快提升工程機械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地位也成為非常緊迫的問題。
從海外市場區域分布來看三一、徐工2022年在北美地區市占率僅為1.5%、0.4%,而卡特彼勒、小松同期在北美的市占率分別達64.6%、16.3%。未來,隨著國內廠商海外設立的工廠(減免25%關稅)逐步穩定、本地化建設能力不斷增強,北美、歐洲等發達成熟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激烈。高端市場預示著產品與技術標準的高要求,也必將倒逼企業進一步提升產品質效。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